《光伏支架如何让荒地变身“绿色电厂”?》
在甘肃戈壁滩上,特殊设计的地面支架正创造生态与能源的双重奇迹。支架基础采用螺旋桩技术,3米深的钢桩能在30分钟内完成植入,且对地表植被破坏面积小于0.3㎡。桩体表面的锌铝镁镀层,确保50年服役周期内无需维护。
更创新的生态支架已进入实用阶段。某项目在支架立柱集成滴灌系统,利用组件背面凝结水灌溉耐旱植物,使电站区域植被覆盖率从7%提升至43%。支架横梁设计成鸟类歇脚平台,成功吸引12种候鸟在此栖息。
地形适配方案:
坡度>25°:采用预应力锚杆基础
岩石地质:微型钢管桩+灌浆工艺
流动沙丘:可升降支架+沙障组合